• 首页
  • 电子游戏持有什么观点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电子游戏持有什么观点 > 新闻动态 > 甲午战争中,日本女性第一次作为准战斗人员,参加了战争_军队_医疗_制度

    甲午战争中,日本女性第一次作为准战斗人员,参加了战争_军队_医疗_制度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3 11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00

   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,在各方面都以欧美为师,在建立陆军时也按照西方模式,建立起了军队和相应的后勤、医疗体系。

    而战地救护作业是日军医疗体系的重点工作之一。日本参照西方模式,在军队中建立了绷带所、野战医院等机构,配备了医生、卫生员、看护妇,加上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全面引入了现代医学,医疗水平大为提高,日本新建立的战地救护作业在此后的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
    而日军的医疗体系中很重要一个部分,就是第一次在军队中引入了看护妇(女护士)。

    甲午时的日本士兵,已经非常西化

    日本的从军看护制度于1890年4月正式建立。由于考虑到军队和普通医院的需求有所不同,除了普通疾病外,战斗伤员会较多,而且毕竟随军会有一定的风险,如果不是志愿参加,强行征召的话可能会引起波折,因此随军看护妇并不能简单从医院中抽调,需要专门培养。

    展开剩余79%

    为了培养看护妇,日本红十字社看护妇养成所第一批录取了10名女性,进行相应的培训,除了普通看护妇需要学习的一些护理知识外,还包括教授如何处理战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
    明治维新时的女子学校

    按照规定,看护妇在养成所需要接受为期3年的培训,毕业以后不用直接去军队医疗机构服役,而是可以去普通医院供职,或者是从事其他医疗工作。只是在战争爆发以后,需要响应日本政府的召集,去军队医疗机构服务即可。

    当然,这个义务并非终身,在这个制度刚开始执行时,毕业生需要履行应召义务的年限是20年。后来考虑到这个时间太长了些,逐步开始缩短,先是降低到15年,后来则进一步减少到12年。

    日军第一次征召看护妇,是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,这也是日本女性第一次作为,参加战争。

    由于当时日本国内对于战争普遍持支持态度,而且很多人把参加这次战争视为荣誉,所以看护妇应征率很高,一些原本因为特殊原因——比如处于哺乳期或者身体不适等等——可以免于服役义务的看护妇也相应征召令,前往军队报到。根据相关资料记载,在甲午战争期间共有647名看护妇根据征召,前去医院供职。

    完全西化的日本医院

    而此事也被日本国内当作国民忠于天皇的典范,在媒体上大肆宣传,引起了很大的轰动。

    不过考虑到看护妇毕竟是女性,跟随部队出征的话可能有诸多不便,加上担心女性在战争中如果有死伤的话会引起舆论关注,造成不利影响,所以实际上甲午战争期间所有应召的看护妇都没有真正去一线战场,而是在限定在日本本土的各家军方医院中任职,从事相应救护或者是其他医务工作。

    日军一线绷带所救治伤员的景象

    虽说因此看护妇实际上从事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风险。不过在战后为了表示对看护妇制度的肯定,也为了表彰战时看护妇的表现,日本政府对于其中表现优秀的看护妇还是授予了勋章。

    这在女性地位比较低下的日本也是比较少见的事情,加上看护妇本身收入也不错,当时日本国内适合女性的体面职业也不多,所以看护妇这一职业在日本也逐步成为女性择业时的一个热门,人气大为上升。

    在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时,日本的看护妇制度进一步完善。而且看护妇也第一次正式走上前线,在野战医院里服役。

    为此,《日本红十字社条例》进一步明确了随军看护妇的职责,除了规定她们在工作中需要做什么外,还要求她们严格遵守日本海陆军的纪律,需要像军人一样服从上级命令。此外,在待遇上也明确写明护妇长享受下士官待遇,看护妇则享受士兵待遇。当然,这只是说看护妇可以享受相应的待遇,不是说她们真的和士兵一样。从这点来说,看护妇还依然是准战斗员。

    而在二战时,日本也继续征召看护妇和其他女性提供医疗服务,一直到1955年,这一制度才告一段落。

    二战时的姬百合学生护士队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
    相关资讯